从红茶白茶到岩茶,不同茶叶中的烟味
白癜风病友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3797.html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很多茶友刚开始喝烟小种时,会觉得这个茶“很怪”。 市面上少见的烟小种,工艺繁复,风味独到,怎么就怪了? 着实百思不得其解。 某次,向一位外地茶友细问,为何觉得怪,是喝不习惯吗? 茶友很快回复过来,这红茶香气不错,汤感也醇,就是这一股子烟味让我不适应。 咦,为什么不喜欢这股烟味呢? 要知道,茶友眼中的“烟味”,按照行内话来说可是烟小种赫赫有名的松烟香! 是这款红茶的最大风味特色所在。 正山烟小种经过了解才知道,那位外地茶友此前喝到的红茶,大多是甜润清新的,没喝过这种有烟味的。 刚开始喝到这种有烟味的,总感觉会呛嗓子,喝不惯。 至此,总算真相大白了。 原来是不适应红茶里有烟味,因为没喝过,所以感觉奇怪。 这倒也正常,毕竟最早的时候,大家还以为地球是方方正正的。 天圆地方的观念,深入人心。 但后来无数人前赴后继,用血的代价证明“地圆说”后,世人才逐渐接受,地球是圆的。 故而,当大多数人远离纯正风味的烟小种红茶,长期喝不加烟熏的工夫红茶时,难免会觉得烟小种的松烟香,味道古怪。 但这只是一场误解。 正山烟小种《2》 一、红茶里出现烟味,正常吗? 前提得看是什么茶,按制茶方式不同,红茶有三大不同派系。 分别是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 谈及红茶起源,先有小种红茶,再有工夫红茶,最后才慢慢衍生出红碎茶。 小种红茶里,最知名的代表非正山小种莫属。 正山小种作为世界红茶鼻祖,享有原产地保护。 桐木高山一带的茶树鲜叶,加上特定工艺制成的红茶,才能叫正山小种。 用其他地方茶青加工出来的,只能算小种红茶,谈不上“正山”二字。 正山烟小种谈到红茶起源,有不少八卦可供分享。 据说最早的红茶,诞生自某场没有及时杀青的绿茶,让茶叶自行发酵的意外。 后来才逐渐形成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红茶基础加工步骤。 桐木高山一带海拔高,平均气温偏低,相对湿度比较高。 为确保加工出来的红茶能妥善保存,桐木一带的茶农先民们,借鉴了武夷山当地烟熏笋干、腊肉、萝卜干等烟熏食品的做法,制茶时加入烟熏工艺。 收集本地所产的马尾松,燃烧之后利用烟熏,让茶坯自然吸附阵阵松烟香气。 传统风味的烟小种,对烟熏加工的原料选材、烟熏方式、烟熏程度等,都有着细致化要求。 最终做出来的成品茶,松烟香气很是迷人。 正山烟小种喝茶闻香,细细品尝,能体察到陶渊明在写《归园田居》时的那些画面意境。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阵阵松烟伴着桂圆香、花蜜香,以及一系列山野气息扑面而来,十分有辨识力! 茶友们在喝带有松烟香的烟小种时,千万别觉得奇怪,这是它的风味特色所在。 当然了,品质好、达到适饮状态的烟小种,喝茶时不会产生烟味发冲、烟味呛嗓子的困扰,而是非常悠扬舒适。 要是一款红茶的烟味过呛,背后极可能是选材不当(烟熏时舍不得下成本,用了含杂质重的便宜木材或木炭)、烟熏加工不当(烟熏时间过长、温度过高等)。 总之,烟味呛人是工艺败笔,不能证明正山烟小种的应有实力! 马头岩老树肉桂《3》 二、岩茶是不是普遍有炭糊味? 茶圈里,武夷岩茶(属于乌龙茶)常会令人误以为有烟味。 见过很多入门级的茶友,平时也喝过不少茶。 但花茶、白茶、绿茶等喝得比较多,对岩茶少有接触。 进入茶圈后,接二连三地听人说起大红袍、水仙、肉桂等,难免会心生好奇,打算尝试。 曾经有位茶友,就是如此。 喝了很久的白茶,打算试试岩茶的味道,于是买了一盒中足火肉桂回去。 结果没过两天,喝完后过来反馈心得——这茶烟味好重。 说到底,这也是喝不习惯。 马头岩老树肉桂从多年观察看,茶友们在选入门级岩茶时,推荐从轻火、中轻火开始喝。 刚一开始就挑战中足火、足火茶,会面临不少饮茶门槛,难以喝懂。 再说了,岩茶身上的“烟味”,准确来讲应该是岩茶的焙火气息,或者称为火功香。 岩茶在加工时,需要经历焙火。 按焙火程度不同,有轻火、中轻火、中火、中足火、足火之分。 像吃烤牛排要几分熟那样,不同火功之下,岩茶能绽放出不同的风味魅力。 历经高温焙茶后,岩茶内部的植物蛋白会发生美拉德反应,生出包括焦糖香、烤坚果香、烤瓜子香、烤海苔香等烘焙气息。 从轻火到足火,焙火程度越高,茶香越沉稳,焙火气息越浓郁,茶味表现相对更醇厚饱满。 马头岩老树肉桂但这里要特别注意两点区别。 一是岩茶的焙火,不会贸然将一款好茶焙焦焙糊。 不论水仙、肉桂、大红袍,岩茶只要闻出焦糊味就不对了。 像已经烤焦的肉,内质受损,风味流失,不堪饮用。 二是岩茶的焙火与红茶的烟熏有本质区别。 焙茶是将岩茶的半成品毛茶放进焙笼里,直面高温炭火的历练。 而烟熏时,红茶的茶坯并不与“火”接触,而是与“烟”接触,通过吸附松烟香形成特有品质。 岩茶在刚刚焙成时,不能马上就泡开喝,要等褪火之后再去饮用。 而烟小种身为红茶,没有经历焙火,自然谈不上需要褪火。 白露茶《4》 三、白茶里闻出烟味是怎么回事? 红茶里,烟小种身上的松烟香,属于茶香卖点。 岩茶中,大红袍、水仙、肉桂闻起来有阵阵焦糖香、烤坚果香等,属于焙火后形成的独特风味。 白茶呢,白茶里闻出烟味又是怎么一回事? 众所周知,六大茶类里,白茶的加工方式是最简朴的。 主要的加工步骤,一是萎凋、二是干燥。 除此外,再无其他。 没有焙火,也没有加入烟熏的白茶,为何会形成烟味? 这个问题的背后,答案会令不少人出乎意料。 当你从白茶里闻出烟味时,证明茶叶已经受潮变味。 白露茶早几年在春茶季上山前,用铁罐装了一小罐白露寿眉。 结果春茶季一忙,这罐子分装出来的秋白茶就忘了喝。 等过了小半年,才在翻东西时,在架子旁找出这罐子茶叶。 打开一闻,气息很是杂乱,白露寿眉原本的标志性甜花香,一早就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烟味。 这股烟味闻着很像过去在冬天燃烧秸秆时,迎风飘来的气息。 秸秆们堆在田园里,任其风吹日晒,吸附进不少水汽。 燃烧之后,闻起来是潮潮的、闷闷的、比较呛鼻,并不好闻。 当茶友们在白茶里发现这股气味时,可要多加警惕了。 对白茶而言,烟味可是好茶受潮的一大标志! 白露茶《5》 之前在武夷山和朋友吃饭时,我们在调侃——烟熏的味道就是武夷山的味道。 原因无他,武夷山当地的家常特色菜里,有不少烟熏而成的美食。 荤菜有经典的熏鹅、熏鸭、熏鸡爪、熏鸭肠、熏腊肉; 素菜有熏笋干、烟熏豆腐干、熏萝卜干等 林林总总,能凑成一大桌子的菜。 话说回来,武夷山的茶,大多也是有“烟味”的。 不过,此烟非彼烟,写到这里要特意加引号。 因为这并非是传统意义的烟味。 白露茶对正山烟小种而言,是松烟香。 于武夷岩茶来说,是你在闻干茶,以及前三冲左右趁热闻盖香时,那股熟悉的焦糖香。 这些风味特色,在不熟悉武夷茶的茶友眼里会误以为是烟味。 其实这是武夷红茶、武夷岩茶的风味特色。 是这里的特殊地形,特殊气候,造就的独特饮食文化与制茶习惯。 茶农先民们在制茶时,发明了焙火和烟熏。 帮助去除茶叶内部的水汽,形成特定茶香,进一步稳定与巩固好茶的风味。 如此一举“三赢”的制茶古法,又怎么能片面化地视为“烟味”!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xiangzia.com/qxzcd/14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提醒8种常见主食,已被列入糖尿病人的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