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背景

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将实现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双泉村便是在此时代背景下走上了电商兴农之路。

作为新一代青年大学生,在专注学业的同时也应当积极关心国家建设,了解民生时事,让青春留下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记号,为芳华岁月增添独属青春的价值。因此,我们团队决定围绕“百年征程·共绘乡村振兴画卷”这一专题展开本次实践,以乡村振兴下的电商兴农为出发点,深入双泉村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双泉村进行电商兴农的全过程以及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提出解决办法,探究并学习双泉村在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方面的先进经验,为电商兴农、乡村振兴献言献策、贡献力量,真正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在乡村的土地上植起充满希望的向阳花。

实践准备

实践前期,团队商讨后确定实践地点为福建省龙岩市双泉村,实践重点为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之后,实践小组5人立刻着手查阅相关资料,掌握了双泉村的基本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安排行程、确定预算、设计问卷与采访稿,系统有效地完成了准备工作。在通过电话联系双泉村村主任邹冠洲并取得参观采访许可后,实践小组于7月22日前往双泉村进行调研。

实践纪实

清晨——客家山乡双泉里

夏日的光景总是迫不及待的,清晨的太阳早早地挂上了高空。实践小队的第一站,是坐落在四堡镇的双泉村。乘车前往的途中,一路清澈的景色尽收眼底。飞速后退的,是一块块儿生机勃勃的绿,大地以远处隐约的黛色为线,路的尽头是一片碧空如洗。夏日的生命力格外旺盛,蝉鸣阵阵,惠风和畅。生长于斯的双泉村,宁静又蓬勃。

龙岩市四堡镇双泉村

实践团队成员与村镇领导合影

很快我们到了村主任邹冠洲的家中,还见到了其他几位乡镇前来的领导,受到了大家的热情接待。在袅袅的茶烟里,开始了今天的第一段采访。据邹主任介绍,双泉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芙蓉李。芙蓉李,又称中国李,福建特产,栽培历史年。颗粒饱满,皮薄肉脆,表皮略带果粉,果肉呈鲜红色,鲜甜可口。双泉村位于山地丘陵之间,生态优良,光热充足,具有种植果树的天然地理优势。自从90年代引进芙蓉李以来,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科学的种植技术,双泉村产出的果子品质上乘,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商潮流风方兴未艾。这种快捷高效的销售模式给双泉村送来了发展致富的新思路,村党委大力支持,年轻人带头上阵,村民们开始了全新的尝试。与传统的线下产销模式相比,电商销售优势明显。一则广开销路,增加销量,提高芙蓉李的知名度;二则在降低库存积压的风险的同时降低仓储成本,果园—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新鲜的果子从枝头采摘下到躺在家里的果盘里,只有一个物流的距离。除此之外,加宽了产业链,包装、物流等环节的加入提供了一批就业岗位,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孔雀不必东南飞。

然而任何事业的初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于双泉村的大多数果农来说,电商是个陌生的概念。观念扭转需要时间,技术短板亟待完善,物流运输困难重重,鲜果保质期短……双泉村在发展电商销售的初期,步履艰难。在这个过程中,县乡相关部门大力支持,提供技术指导,价格兜底保障,完善基础设施,政策上一路绿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之后,双泉村的芙蓉李和电商,握手言和。李子越卖越好,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双泉村书记

双泉村主任

中午——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盛的餐桌上,满满当当都是当地待客的特色菜肴。我们一行人被安排在了北侧(当地人尊北为宾),村干部给我们斟上酒,客家人的热情如酒一般,酣畅醉人。

下午——鳌山脚下芙蓉李

饭后,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一户规模较大的芙蓉李鲜果生产包装物流基地,基地的老板正是借着电商直播的东风,脱贫致富,一步步壮大产业,扩大规模。我们参观了基地,还见到了正在直播带货的网红。老板欣喜地说,昨天的营业额已经到了5万多。在和老板的交流中,我们得知,生鲜水果电商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更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xiangzia.com/qxzcd/14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