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术学院2013级研究生毕业创作展展
天津美术学院 级研究生毕业设计展 展出日期: .5.23-.6.7 展出地点: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 天津美术学院 国画花鸟篇 参展名单: 梁鹏,高颖,刘璐璐,马敬山,毛迪,王文玉,张晨,杜月超,郭庆宝,何梦梅(排名不分先后) 梁鹏 ▼ 创作说明: 那里有一朵花,用最温柔的细腻,最甜的香气,在一个有雨的夜里,和着舒缓的琴音,让脉脉的心香沁入所有的缱绻。像一层层心波,晕开的涟漪,一圈圈蔓延开去。花开得如此绚丽,一缕花语,氤氲所有思绪,缠绕着雨丝,漫过黑夜,随风飘过千里万里。秋风过耳,凉亦渐袭,百花易老。只有这朵芳华在心底永远静静地开放默默的欢喜。用心聆听那花开的声音,总有一条小路通向心灵的最深处。 作品:《花语六条屏》 材料:纸本 尺寸:94×43cm 导师:刘文生教授 作品:《花语六条屏》 材料:纸本 尺寸:94×43cm 导师:刘文生教授 作品:《花语六条屏》 材料:纸本 尺寸:94×43cm 导师:刘文生教授 作品:《花语六条屏》 材料:纸本 尺寸:94×43cm 导师:刘文生教授 作品:《花语六条屏》 材料:纸本 尺寸:94×43cm 导师:刘文生教授 作品:《花语六条屏》 材料:纸本 尺寸:94×43cm 导师:刘文生教授 高颖 ▼ 创作说明: 《知秋》这幅作品我在色彩的处理上以白色为主,整体以淡石绿的色调为基础,从颜色上白色和绿色形成一种对比,又相互衬托,白色的花上那淡淡的绿色和尖上的那一点点红,表现出一种轻柔淡绿之美,从心境上是给人一种平和的表现,让观者心情舒畅和愉悦,几只蝴蝶的点缀,又有一种对生活充满活力的情绪,充分感受到了由写生到创作的一种转换。生活中的物是美的,写生记录了生活,创作则是一种升华,是将物变为一种表现的艺术思想,表现自己内心感受的艺术形式。 《闻夏》这幅作品的,是在去年八月份的时候创作的,当时烈日炎炎,我坐在园中,看着满园风光,不知画什么,然后我起身,突然被一大片的鸡冠花所吸引,有一天我发现了一只大猫在鸡冠花里睡觉,这一景象再次吸引了我,这才有了画面中的那只大白猫。很简单,这就是一幅作品最单纯最质朴的由来。我之所以选取鸡冠花和猫咪是因为这些物象有感动我之处,有很想画的冲动。通过写生对物象的特征有了深入的了解,在写生创作时侧重于表现鸡冠花的花冠,有的很整,小的很碎,鲜明对比,大大的叶子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此幅作品在设色上多用花青、石青颜色,整体给观者带来一种夏季的清凉,午后酣睡的小猫咪给人一种惬意,很好的完成了由写生稿到完成一幅创作的转换,从而将生活中的物象之美得到了升华。 自家门前四株白花树,干净纯洁,吸引我的内心,炎炎夏季,画了《素心》这幅作品,给人以清爽干净的舒适之感。 去年五月和朋友去公园写生牡丹,满园的牡丹唯独这一支吸引我,此花复瓣,碎瓣整瓣对比明确,我采用注粉的方式完成此作品,整幅作品干净,颜色清新,沁人心脾。 作品:《知秋》 材料:纸本 尺寸:*cm 导师:刘文生教授 作品:《闻夏》 材料:纸本 尺寸:*cm 导师:刘文生教授 作品:《素心》 材料:卡纸 尺寸:41.5×33.5cm 导师:刘文生教授 作品:《天香一品》 材料:卡纸 尺寸:41.5×33.5cm 导师:刘文生教授 刘璐璐 ▼ 创作说明: 铁网中的罂粟,纵使被禁锢,依旧自顾自开放地如火如荼。美丽并无罪,是人性的贪婪,将原本可以好好利用的罂粟变成牢笼中的恶魔。或许,铁网的存在,对于她来说更是一种保护,让贪婪的手远离,让自己的世界变得安详。 作品:《惘然》 材料:纸本 尺寸:*cm 导师:贾广健教授 作品:《花轻似梦》 导师:贾广健教授 作品:《花入》系列之一 导师:贾广健教授 作品:《花入》系列之二 导师:贾广健教授 马敬山 ▼ 创作说明: 竹,可立石间亦可依水之滨,无论低矮数寸、高直数丈或零落数枝或赫然臣簇,皆浑身劲节,凌然有君子之风。时逢江南烟雨,客居乡间,一夜春雨新笋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有谚语云:“清明一天,谷雨一丈”。笋的生机之力之快不可思议。撑着油纸伞移步在密密匝匝的竹海,低洼处几只瑟瑟鹌鹑或拥或离,使得这片竹林更幽静。看到眼前的一切,一幅空旷的画面在脑海徐徐展开。。。。。。 作品:《秋瓜之一》 材料:绢本 尺寸:45×cm 导师:贾广健教授 作品:《秋瓜之二》 材料:绢本 尺寸:45×cm 导师:贾广健教授 作品:《空谷修影》 材料:绢本 尺寸:×cm 导师:贾广健教授 毛迪 ▼ 创作说明: 《夏韵》呈现出的是临近傍晚夏日荷塘的景象,我运用胭脂渲染出傍晚夕阳西下留下的余晖,照映在荷塘上方,两只天鹅缓缓地游动,荡漾出浅浅的波纹。荷花与荷叶相互映衬,在夕阳下熠熠生辉。整幅画我以胭脂与花青为两大色调,形成反差,呈现出色彩上的绚丽。悠悠夏日,清韵淡雅,傍晚的余晖,让人觉得美好而又有趣味。 创作这幅《梨花小鸟》时,正值春天,院子里的梨花,桃花纷纷开放,惹人驻足。梨花晶莹剔透让人忍不住将之跃然纸上,为了展现其浓浓的春天的气息,我又加了一只小鸟,小鸟翘着尾巴站在枝子上,仿佛再告诉人们春天来了,花枝的静态与小鸟的动态相结合,动静皆宜,更能突显出画面的自然气息。 通过借鉴宋画《果熟来禽图》再结合自己的写生描绘出果实累累的景象,树枝上的小鸟挺着胸脯,仿佛在向人们传达丰收的喜悦。 春天万物复苏桃花盛开,午后站在院子里写生桃花,突来灵感加了一只斑鸠,斑鸠静谧安详的站在枝头,被压弯了的桃花沉甸甸的垂下来,整个画面淡雅清静充满春的气息。 平时向来爱吃水果,当看到这串荔枝时便觉得这颜色真是美极了,粉红的荔枝皮和洁白如玉的果肉看着都像一幅画,于是便创作了这幅荔枝图。 绘画来源于生活,创作离不开写生,水果的季节自然少不了对瓜果的写生了,将其跃然纸上,观察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便是我最大的乐趣了。 山竹的果皮猛地一看就是黑乎乎的深紫色,其实不然,在我看来里面有好多的变化,尤其是新鲜的山竹,果肉里透着淡淡的胭脂色别提有多美了,在画这幅画时,将我所能察觉出的色彩通通表现出来,跃然纸上。 《印象花园系列》也是以写生为主,花园里的花争奇斗艳,让人忍不住想将每一种都收入眼帘,而绘画便是收集美好的不二之选,在欣赏的同时又能加入自己主观的思想,将其描绘出心中最美好的形象,留下最深的印象。《印象花园系列》便是我收集美好过程的一种呈现吧。 马和鸟都是我最喜爱的动物,偶然间看到了画中白马和鹦鹉的照片,便觉得他们的神情都是那样的孤傲与脱俗,《白驹》中白马的鬃毛在静止的画面中仿佛是灵动的飘逸的。《红葵》中鹦鹉的羽毛如同白牡丹的花瓣,层层绽放。他们都像孤傲的王子,静静地矗立着,对视着。 作品:《夏韵》 材料:纸本 尺寸:Xcm 导师:霍春阳教授 作品:《梨花小鸟》 材料:纸本 尺寸:43X43cm 导师:霍春阳教授 作品:《果熟来禽》 材料:纸本 尺寸:43X43cm 导师:霍春阳教授 作品:《桃鸠图》 材料:纸本 尺寸:43X43cm 导师:霍春阳教授 作品:《荔枝图》 材料:纸本 尺寸:41X32cm 导师:霍春阳教授 作品:《蜜柚》 材料:纸本 尺寸:41X32cm 导师:霍春阳教授 作品:《山竹》 材料:纸本 尺寸:41X32cm 导师:霍春阳教授 作品:《印象花园系列》X3 材料:纸本 尺寸:41X32cm 导师:霍春阳教授 作品:《剪影系列》X2 材料:纸本 尺寸:3X33cm 导师:霍春阳教授 王文玉 ▼ 创作说明: 尼采说,具有生命力的就是“美”。贡布里希说,情感大于形式大于内容。马蒂斯说,要不断审视最初的作品,找到其中不断重复相同的东西。 绘画变得愈加神秘、浪漫,成为一种自我人性的探索方式,是感悟生命意义的修行手段。 如果人生是一点点靠近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那么,绘画则如同音乐一般,伴随我的外在容颜和内在精神一起成长,无论开出怎样的花朵,那是我美好生命的集结,存在即是有意义的。 作品:《花期有约之蓝鸢尾》 材料:纸本 尺寸:45×45cm 导师:贾广健教授 作品:《花期有约之牵牛花》 材料:纸本 尺寸:45×45cm 导师:贾广健教授 作品:《流年之二》 材料:纸本 尺寸:×90cm 导师:贾广健教授 作品:《流年之三》 材料:纸本 尺寸:×90cm 导师:贾广健教授 张晨 ▼ 创作说明: 第一次看到紫荆花是在广州的华南植物园里,在香港的硬币上也是印着这样的花,所以采用紫荆花的题材,借此寓意祖国的和平统一。将紫荆花与栓马桩组合起来,想要表达一种花与石的对话,追古思的情境。 我的作品的灵感,和自然界的花卉紧紧相随,写生花卉对于我而言意义非凡。 作品:《洋紫荆》 材料:纸本 尺寸:30×90cm 导师:贾广健教授 作品:《牡丹》 材料:金卡 尺寸:21×21cm 导师:贾广健教授 作品:《垂茉莉》 材料:金卡 尺寸:21×21cm 导师:贾广健教授 作品:《水仙》 材料:金卡 尺寸:39×39cm 导师:贾广健教授 作品:《小紫花》 材料:卡板 尺寸:27×24cm 导师:贾广健教授 作品:《浮生》 材料:卡板 尺寸:27×24cm 导师:贾广健教授 作品:《鸡冠花》 材料:纸本 尺寸:×cm 导师:贾广健教授 作品:《石上逍遥—紫荆花》 材料:绢本 尺寸:50×cm 导师:贾广健教授 杜月超 ▼ 艺术说明: 当下,国画在表现形式及题材选择上均呈现出丰富多元的发展趋势。“托古改制”也好,“推陈出新”也罢,创新即意味着争鸣。但我认为,历史上每位艺术大师必然是在继承传统文脉的基础上再有所创新或突破,继而不断推进历史的发展,扩充艺术的疆域。而当后人回眸我们这代人时,我希望他们亦能看到我们的努力。 作品:《水清澹吾味》 材料:绢本 尺寸:cmxcm 导师:贾广健教授 作品:《孤影自相依》 材料:绢本 尺寸:70cmxcm 导师:贾广健教授 郭庆宝 ▼ 何梦梅 ▼ 创作说明: 在台湾交流学习期间,有机会到美丽的宜兰采风,在一处湖水边,我感到此处的情景与中国古画的意境相似,那里的巨木树石在静寂的湖水中浮动。粗壮的原木和自在的水禽似乎呈现五色通灵的墨色中,静谧而灵动,令我久久不忍离去。如同去世的人们和历史充满沟壑与皱纹,却依旧动人。虽已逝去,却依旧活着,呈献出生命之珍贵和最野逸本真的自然之态。 作品:《秋水野逸》 材料:纸本 尺寸:*cm 导师:刘文生教授 之后我们将继续为您推送天美研究生的毕业作品,记得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部的官方平台第一时间欣赏天美研究生的优秀作品。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网络客服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xiangx.com/qxzgx/2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热团这本书担纲植物科普自然游戏野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