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處暑,時值夏曆七月十三日,國曆8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時開始。此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下降,雨量減少。民間謂此日宜種蘿蔔,俗云「處暑蘿蔔白露菜」;又謂此日宜雨,雨兆豐稔。故有諺云:「處暑若還天不雨,縱然結實也難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處暑,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處暑」之「處」為躲藏之意,謂此時以後,暑氣逐漸消失。

舊時有所謂「麻穀日」,時值夏曆七月十三、十五或秋分日。屆時民眾以新麻新穀等饗祀神明祖先,謂之「上麻穀」、「薦麻穀」。故麻穀日亦稱「麻穀節」。《中華全國風俗志·奉天鐵嶺》云:「七月十三日,俗曰麻穀日。凡人家遭喪未滿三年者,是日戚友必以紙錁、果品等物,送往其家,以助祭禮。喪家是日亦備各種祭品、紙錁等物,亦赴掃墓,其所以名麻穀者,因時交初秋,新麻新穀咸將登場,蓋示不忘死者之意耳。」宋吳自牧《夢粱錄》卷四云:「七月十五……賣麻穀窠兒者,以此祭祖,寓預報秋成之意。雞冠花供祖宗者,謂之洗手花。此日都城之人,有就家享祀者,或往墳所拜掃者。」

廣東地區民間有「田了節」,俗謂七月十四日早稻收穫、田事暫時了結,故稱。屈大均《廣東新語》:「東莞麻湧諸鄉,以七月十四日為田了節,兒童爭吹蘆管以慶,謂之『吹田了』,以是時早稻始穫也。」又有吹田了詩:「蘆管吹田了,中含祝歲辭。初秋幾望日,早稼始收時。」

古時祓禊最初只在三月上巳舉行,後衍化出秋日水邊娛遊之祈禳活動。三國魏劉楨《魯都賦》云:「及其素秋二七,天漢指隅,民胥祓禊,國於水游。」由此可知漢代已有「秋禊」之俗。秋禊一般於夏曆七月十四日,亦有於七月十五日者。《東光縣志》云:「古人修禊原有春秋兩次,三月上巳為春禊,七月十四日為秋禊。素秋二七,質言之,即七月十四日也。由此而論,則十五日致祭者,乃沿唐宋盂蘭之舊,而於十四致祭者,更承漢魏秋禊之遺。」

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述及夏曆七月:

七月四日,命治麴室;具薄、、槌;取淨艾。六日,饌治五穀、磨具。

七日遂作麴。及磨。是日也,可合藥丸及蜀漆丸;曝經書及衣裳;作乾糗;采葸耳也。

是月也,可種蕪菁及芥、牧宿、大、小蔥子、小蒜、胡蔥。別?。藏韭菁。刈芻茭。菑麥田。收柏實。

處暑中,向秋節,浣故製新,作袷薄,以備始冬。

可糶小、大豆,糴麥。收縑練。

物候

《逸周書·時訓解》:

處暑之日,鷹乃祭鳥,又五日,天地始肅,又五日,禾乃登。鷹不祭鳥,師旅無功,天地不肅,君臣乃□,農不登穀,暖氣為凶。

鷹乃祭鳥

鷹,義禽也。秋令屬金,五行為義,金氣肅殺,鷹感其氣始捕擊諸鳥,然必先祭之,猶人飲食祭先代為之者也。不擊有胎之禽,故謂之義。

天地始肅

秋者,陰之始,故曰天地始肅。

禾乃登

禾者。穀連槁秸之總名。又,稻秫苽粱之屬皆禾也。成熟曰登。

詩詞中的初秋

詠廿四氣詩處暑七月中

元稹

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

葉下空驚吹,天高不見心。

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

緩酌罇中酒,容調膝上琴。

古八變歌

兩漢樂府

北風初秋至,吹我章華臺。

浮雲多暮色,似從崦嵫來。

枯桑鳴中林,緯絡響空階。

翩翩飛蓬征,愴愴遊子懷。

故鄉不可見,長望始此回。

贈丁儀詩

曹植

初秋涼氣發,庭樹微銷落。

凝霜依玉除,清風飄飛閣。

朝雲不歸山,霖雨成川澤。

黍稷委疇隴,農夫安所穫。

在貴多忘賤,為恩誰能博。

狐白足禦冬,焉念無衣客。

思慕延陵子,寶劍非所惜。

子其寧爾心,親交義不薄。

初秋詩

蕭綱

羽翣晨猶動,珠汗晝恒揮。

秋風忽嫋嫋,向夕引涼歸。

浮陰即染浪,清氣始乘衣。

捲幌通河色,開窗引月輝。

晚花欄下照,疏螢簟上飛。

直置猶如此,何況送將歸。

初秋夜坐

李世民

斜廊連綺閣,初月照宵幃。

塞冷鴻飛疾,園秋蟬噪遲。

露結林疎葉,寒輕菊吐滋。

愁心逢此節,長歎獨含悲。

初秋月夜中書宿直因呈楊閣老

權德輿

欹枕直廬暇,風蟬迎早秋。

沈沈玉堂夕,皎皎金波流。

對掌喜新命,分曹諧舊遊。

相思翫華彩,因感庾公樓。

初秋

孟浩然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淒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堦下叢莎有露光。

初秋夜坐贈吳武陵

柳宗元

稍稍雨侵竹,翻翻鵲驚叢。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風。

積霧杳難極,滄波浩無窮。

相思豈雲遠,即席莫與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緪枯桐。

清商激西顥,泛灩凌長空。

自得本無作,天成諒非功。

希聲閟大樸,聾俗何由聰。

初秋寄友人

溫庭筠

閑夢正悠悠,涼風生竹樓。

夜琴知欲雨,曉簟覺新秋。

獨鳥楚山遠,一蟬關樹愁。

憑將離別恨,江外問同遊。

(離別一作別離;外一作水;同一作東)

宿莊家二首其一

劉克莊

初秋風露變,偶出憇莊家。

原稼無全穗,陂荷有晚花。

疎鐘踰澗響,微月轉林斜。

鄰媼頭如雪,燈前自績麻。

揚州慢初秋

吳元可

露葉猶青,岩花遲動,幽幽未似秋陰。

似梅風帶溽,吹度長林。

記當日、西廊共月,小屏輕扇,人語涼深。

對清觴,醉笑醒顰,何似如今。

臨高欲賦,甚年來、漸減狂心。

為誰倚多才,難憑易感,早付銷沈。

解事張郎風致,鱸魚好、歸聽吳音。

又夜闌聞笛,故人忽到幽襟。

初秋暮雨

楊萬里

禾穟輕黃尚淺青,村舂已報隔林聲。

忽驚暮色翻成曉,仰見雙虹雨外明。

新荷葉初秋訪悠然

辛棄疾

物盛還衰,眼看春葉秋萁。

貴賤交情,翟公門外人稀。

酒酣耳熱,又何須、幽憤裁詩。

茂林修竹,小園曲逕疏籬。

秋以為期。西風黃菊開時。

拄杖敲門,從他顛倒裳衣。

去年堪笑,醉題詩、醒後方知。

而今東望,心隨去鳥先飛。

初秋夜坐

陸游

徂歲又如許,吾生真若浮。

露蟬鳴達曉,風葉墮先秋。

野迥星辰大,天空河漢流。

胡床幸亡恙,且復寄悠悠。

珠簾捲

歐陽脩

珠簾捲,暮雲愁。垂楊暗鎖青樓。

煙雨濛濛如畫,輕風吹旋收。

香斷錦屏新別,人閒玉簟初秋。

多少舊歡新恨,書杳杳、夢悠悠。

夏雲峰初秋有作

趙長卿

露華清。天氣爽、新秋已覺涼生。

朱戶小窗,坐來低按秦箏。

幾多妖豔,都總是、白雪餘聲。

那更、玉肌膚韻勝,體段輕盈。

照人雙眼偏明,況周郎、自來多病多情。

把酒為伊,再三著意須聽。

銷魂無語,一任側耳與心傾。

是我不卿卿,更有誰可卿卿。

八聲甘州初秋

黃裳

化工多事了,卻收天巧,都與西風。

數峰雲如掃,閑垂六幕,初見秋容。

昨夜煩襟頓釋,一雨洗遙空。

偏有銀蟾好,千里人同。

引起遊人多感,為靜中景色,悲思無窮。

傍雕欄懷古,誰問紫元翁。

也難逢、金華時候,又豈知、幽會水精宮。

塵緣滿,指煙霞去,多在江東。

傾杯樂次柳屯田韻,自壽

吳湖帆

韶華朗媚,愛初秋也,晴光永。

雅會良朋歡笑,金風送爽,又值河明漢淨。

正人語盈盈,乍當窗雨,臨佳景。

喜道如今無病。丹鑪漸遠,去日艱危還省。

最是十年亂緒,雲移夢徙,傷情荀倩。

祗家常抱素修眉,記淡約、離懷多耿耿。

味炎味冷。猶消得、自在迢迢,

圖史閒來整。映帶一片,梅花舊影。

更多處暑詩詞,請點閱:處暑

滿襟幽思與誰同;處暑之養生建議,請點閱:今日處暑

天地始肅

本文據網路及文史資料綜合整理,轉載請注明:轉自「國語社」公眾號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可以根治吗
治白癜风的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xiangx.com/qxzgx/4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