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资讯母亲ldquo割肝救子
资讯摘要 9月7日,6个月大的男婴乐乐(化名)安静地抱着奶瓶喝完奶,医院(以下简称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的病房中安心地睡着了。谁能想到,就在几天之前,他刚刚经历一个生死关口。出生一个月时,乐乐被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成为“小黄人”,父母多处求医未果,最终来到青大附院,找到著名小儿器官移植专家蔡金贞。近日,在蔡金贞等专家主刀下,乐乐与母亲顺利完成亲体肝移植手术,成为今年山东省内月龄最小的肝移植受者。 NEWS乐乐来自潍坊安丘,是王婕(化名)的第三个儿子。乐乐在出生1个月的时候就全身发黄,与正常孩童不一样。王婕赶紧医院进行系列检查,确诊患先天性胆道闭锁,除了接受传统的葛西手术(即肝门空肠吻合术),没有其他有效方法。 乐乐两个月大的时候,病情逐渐恶化,有时高烧不退。今年5月初,王婕立马坐车来到了青岛,找到了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蔡金贞。“找到蔡主任后,他说自己做过很多例小儿肝移植,其中包括先天性胆道闭锁,根据乐乐的情况,亲体肝移植是最好的选择,听到这个消息后真的很激动。”王婕回忆道。 知道儿子有救后,王婕选择“割肝救子”。随后,医院住下,等待配型结果。结果出来后,8月10日,一切准备就绪,乐乐和妈妈同时进病房,乐乐也即将迎来“重生”。 在蔡金贞教授等主刀医生和麻醉科等科室医护人员的全力配合下,仅用时两个小时,乐乐的手术顺利完成。随后,乐乐转进器官移植中心的移植监护室,由专门的医护人员24小时精心治疗和护理。据了解,乐乐是今年山东省内接受肝移植手术月龄最小的患儿,体重越小,各种血管越细,意味着手术就越难做。 术后第三天,乐乐挺过呼吸机辅助呼吸、新肝功能恢复、预防排斥反应及感染等危险关口,转到普通病房。目前乐乐和妈妈术后均恢复良好。 据了解,中国90%以上的儿童肝移植,原发病都是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胆道闭锁占新生儿长期阻塞性黄疸的半数病例,在存活出生婴儿中的发病率为1:~1:,孕检是检查不出来的,我国每年新发胆道闭锁患儿在例左右。这种疾病非常凶险,肝内外胆管出现阻塞,会引起不可逆的淤胆性肝硬化,进而因黄疸高、肝功能衰竭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等病症。该病是目前诊治困难、预后较差的疾病之一,不经手术治疗的患儿平均生存期在1年左右,即使接受葛西手术,其5年生存率也仅为30%~60%,仍有70%成功接受葛西手术治疗的患儿会逐渐发展为肝硬化,最终还是需要接受肝移植手术才能长期生存。 *本文图文资讯来源于半岛新闻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转发分享! 编辑:生命之花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xiangzia.com/qxzjj/11508.html
- 上一篇文章: 青活动ldquo青植益庭院mi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