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做三伏灸,你的效果没别人好,究竟什么
公益中科 http://m.39.net/pf/a_6169128.html -07-04中医艾灸 医院治未病科 三伏灸进行的的轰轰烈烈,很多朋友,都觉得做完三伏灸很舒服,也有很多朋友的症状改善了,但是,也有一些朋友,好像,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为什么有的朋友做艾灸,效果好,有的做艾灸,效果差呢?原因是什么呢? 这里要再啰嗦一下,很多人认为三伏灸,就是在入伏(头伏、中伏、末伏)的三天艾灸;如果你的身体很好,没有具体的病症,平时也只是做做保健灸,那么你的三伏灸可以只在这3天做。 所谓的三伏灸,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在三伏天里做艾灸! 为什么要在三伏天里做艾灸呢? 因为这段时间不管是气候还是我们的身体里的阳气都是最旺的时候,这个时候做艾灸,很容易调动全身气血,疏通瘀阻的经脉,慢慢恢复健康的身体。 如果你身体已经有病症了,那么你的三伏灸一定要跟你现在艾灸的穴位完全一样!!!最多增加几个“大椎穴、中脘穴、肚脐、关元穴、足三里”这些扶正的穴位。 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 宋朝的大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讲:“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扁鹊心书》中云:“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人于无病时,常灸足三里、中脘、关元、命门,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黄帝内经》中讲:“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艾灸治病在中国已有年历史,并不是每个人都说好。有的人灸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没效果就放弃了;有的人刚做就出现了排病反应,就害怕了,去问医生.....最后也放弃了!都很可惜!特别是有了排病反应而放弃的人,殊不知所谓的排病反应,不就是阳气提升了,跟病邪搏斗并战胜了病邪,病邪逃跑的痕迹或者反应啊! 艾灸治病有快有慢很正常!有的病艾灸几次就有很大的好转,有的灸几个疗程就痊愈了,但是有的病,却要灸上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以上才能好。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1,病的深浅不一样 我们都听过《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他向我们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病在浅层的病容易治,病在深层的难治。 艾灸也是如此,从皮毛,肌肉,筋髓,骨髓。越往里,越难治。 病在浅层,艾灸温灸的热和药气容易到达,病自然好得快。病在深层,艾灸温灸的热和药气难于到达,或说到达深层的病灶部位的热和药气很少了。 艾灸温灸,人体一般承受的温度一般在40度到50度左右,每层都会吸收一定热和药气,到深层的热和药气当然就少得多了,病当然也就好得慢。 2,病的部位不一样 病在经络上的病较易治些,病在六腑要难治些,病在五脏的病更难治。 络络堵塞,疏通经络就会好。各种疼痛病就是这样,有的看起来很严重的,原来估计要几个月才能治好的,但是有的几个疗程就有很大好转了,有的不到一个月就好得差不多了。 其实她们的病还是病在经络层面上。如果正气虚弱,病到了六腑,也就是膀胱、胃、胆、大肠、小肠、三焦,当然就难治多了,既要疏通经络,又得调理六腑。 正气再虚,病再往里走,病到五脏,就更难治了。五脏就是指肝、心、脾、肺、肾。所以病到少阴,病到肾,病到心,就可能危及生命。 3形质未变的病容易治,形质已变的病难治 形质已变是什么意思呢?如长瘤了,内膜异位,胃溃疡了等。长的有瘤,不要奢望灸几次就能好。得灸上几个月甚至一年多。 有的器官已萎缩,甚至老化,要想一下子就好,那也是不可能的,要有长期灸的打算。内外都病,形质已变,元气中气大伤的病难治。 4,与病的时间有关 病的时间越长,中气越来越弱,受影响的地方越来越多,病可能越走越深,病就越来越难治。所以,发现身体不适就有及早就医,早治早好,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 5,与病人的体质有关 病人的体质好,病就好得快;体质差,病当然就好得慢。表面看起来一样的病,但是有的人就好得快得多。 病表面看起来一样,但是人的体内综合因素不一样,人的体质不一样。体质好的,中气强,体质差的,中气弱。中气弱,自然就好得慢。 6,与病人的心态有关 心态平和好得快,经脉较通畅,气血运行就通畅,艾灸后容易进入体内,病邪排出的快。 有一些粉丝,还没开始艾灸,就在问“我什么时候可以有很明显的效果呢?”,拜托,你让我猜猜猜....?什么也别想,艾灸吧! 7,与对艾灸的态度有关 “不相信人、担心、害怕上当、怀疑”等情绪都是阴邪之气,这种气下沉变为湿寒进入脏腑,中医艾灸里讲“湿”是万病之母,“寒”是万病之根。 那么,在临床中证实,容易相信人的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xiangzia.com/qxzjj/8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离了解九龙湖植物园,还差这一篇推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