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璋middot金石之乐之
龙尾山记 文/刘亚璋 乙未暮春,余写生婺源大理坑,翌日晨起与友人川生驱车百六十里游龙尾山,造访故友雨花堂主人吴锦华,锦华世居砚山,对歙砚产地品名,矿脉坑洞如数家珍,得其向导陪同,探访旧地寻幽揽胜,可谓幸甚! 《双福砚》歙砚眉子下坑 车行至大坑,向东步行,两山成嶡,山石嵟危,其间泉涌冲折,或潭如深碧,或瀑似鸣雷。有古道沿溪蜿蜒,多有石拱桥勾连左右,皆数百年物。路面皆以青石铺就,拼合精整,临崖处多以石板做护栏,榫铆相连,结构严谨,虽荒藤野草淹没其间,今已人迹罕至,然当年修筑移山之力,匪夷所思。锦华言此为旧时溪头至婺州官道,黄庭坚游婺州砚山,已有记载,旧时繁华,可以想见矣。 《松华砚》歙砚金星坑金星 沿古道,两岸花树深茂,野藤荒草时有淹灭,然每于转折迂回处多见奇梅清梧,宛然画眼,天然可观。 山行数里,水声渐急,至若雷鸣处,虽耳语不能闻。山势突险,石阶陡转直下,深入云雾,不可见底,撕肝裂胆,步步惊心。拾阶而下,半晌乃至谷底,抬眼则银河飞泄,素练当空,激珠碎玉,宛若龙湫。瀑下潭深不可测,色如青碧,虽至清而不可见底。水势至此渐缓,地亦稍阔,去之数十步,水声渐弱,轻如鸣琴,两岸景色亦豁然开朗,林木井然与山间绝不相类,似高人韵士所植,虽年久日深,野藤侵漫,然修竹芭蕉,清雅宜人。荒草中小径隐显,寻踪而去,林后见一木屋,以为或寻遇高贤矣,近视则户枢已腐,窗棂亦落,断无人气。推门而入,蛛网尘封,四壁索然,茫茫然若有所失。踟蹰良久,转身欲去之际于窗台之上见一拂尘,细棕编就,形制颇雅,亦非俗物。友人云:十年前曾造访此间,未睹此奇物,盖有因缘也。 《平沙落雁砚》眉子坑眉纹 呜呼,世之所谓世外高人者,余多见之,然欺世盗名者不胜枚数,追名逐利,如蝇逐腐臭,较之常人,尤有不如。而今日山中所见,绝世而幽栖者,或为高贤,然仙踪已去,空留拂尘,杳杳无可寻者,亦或以为乌有,实可叹哉! 《宋人遗石砚》眉子坑天璜石 《伐檀砚》眉子下坑唐眉 《野云窝砚》眉子坑子石眉纹 《天池砚》婺州石 《断云砚》眉子坑鱼子 《片石砚》歙砚眉子下坑 溪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xiangzia.com/qxzyy/11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一药中药知识白药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