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文化在重视礼节的古代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入土为安是中国人对生命最后的眷恋。

在科学水平落后的古代,人们对“怪力乱神”的现象都是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作为埋葬之地的坟墓,也有很多讲究在里面。

“坟边长竹须迁坟,坟前两物成富人”这是民间流传已久的一句话。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句,为什么坟墓旁边不能有竹子呢?

竹子在我国一直都是美好品质的象征,“梅兰竹菊”作为花中四君子,由来已久。苏轼更是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生活理念。

竹子这么受文人雅士们的喜爱,却不能种在墓地旁边呢?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肯定又是古人的封建迷信思想作怪了,这次大家还真的是冤枉老祖宗了。

竹子是一种生长速度非常快的植物,在雨季的时候,竹子可以在一天一夜的时间里增高厘米,毛竹在30天左右的时间里可以长到15米左右,更大的巨龙竹天就能长到30米,难怪古代会有“势如破竹”的说法。

除了向上长得快,竹子的根系也是非常发达的,没有庞大的根系也不可能支持竹子这么快速的生长。

坟墓旁边要是有竹子的话,他们的根系很容易就会对墓地造成破坏。

而且竹子繁殖迅速,今天可能这里只有一棵竹子,说不定一两个月之后,这里就成了一片竹林了。

相信没有谁会希望自己祖先的坟墓旁全是乱蓬蓬的竹子吧。所以,为了保护坟地的安全,坟地旁边一旦有了竹子,要么把竹子砍倒,要么就只能迁坟了。

竹子不适合种在墓地旁边,那有没有适合栽种在墓地旁的植物呢?

还真有,松树就非常适合种在逝去亲人的墓穴旁。

松树也被称作“万年青”,晚辈们在祖先的墓地种植松树,也是希望长眠于地下的长辈能够保佑家族长久安乐,世代流传。

去过西安始皇陵的朋友都知道,骊山上种满了郁郁青青的松树,这些松树也为始皇陵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刚才我们提到的“坟前两物成富人”,除了上面的松树,还有就是野生的灵物。

这里的灵物可不是什么山精地怪,而是灵芝、人参这些植物。

古人认为灵芝、人参是充满灵性的植物,如果谁家的坟地里有了这些东西,那肯定是祖宗显灵,保佑子孙升官发财了。

这就和我们经常听到的那句“祖坟里冒青烟”一样,都是一个好兆头。这些现象其实都是当时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许。

现在我们都知道,灵芝人参只要在合适的环境下,都是有可能生产的,和是不是坟地其实没大多关系。

但人们对长辈的敬重之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不变的。我们在学习借鉴这些传统习俗时更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尊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xiangzia.com/qxzyy/14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