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天就快过年了,远离家乡的游子们都已归心似箭。是啊,春节在中国人的习俗里是最盛大的节日。

什么是年味?

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瓜儿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种享受;就是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对联迎接新春,庆祝新的开始;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这就叫年味。

今年我们特别推出这个小栏目,让广西人一起坐下来边吃边聊,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家乡年味。如果你也有兴趣,请给我们留言投稿。——小编

“小孩小孩你别馋,腊八过后就是年。”过了腊八,年味就渐渐浓了。写春联、挂灯笼、买年货、杀年猪……家家户户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忙活起来。

过新年,贺州市八步区南乡镇壮族人民有舂糍粑的传统民俗。腊月廿八、廿九,家家户户将木蒸桶、木杵、石臼清洗干净,蒸熟糯米,放入石臼中,由家里的青壮年男子挥动木杵舂成粘粘的糯米团,女子们则用灵巧的双手将糯米团捏成碗口大的扁圆形糍粑,壮乡人称之为“粑舂”。一家老少喜气洋洋地制作“粑舂”,乡间洋溢着新年的喜庆气氛。

糯米需要提前清洗干净,浸泡后放入高大的木桶蒸熟。然后将糯米饭倒入酒杯状的石臼,用木杵舂打。

舂糍粑是个力气活,基本上由家中的男丁来操作,两人相对,举起中间细两头粗的木杵,轮番舂打,几十下之后,糯米被打碎变得黏黏的,粘在木杵上,举起都非常费力。待舂打成糯米团,两人协力把糯米团举起,家里的女人们把舂好的糯米团放到洗净晾干、抹上茶油的桌面上开始捏糍粑。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民俗,就是第一锅蒸出来的糯米饭做成的糍粑,是要用来供奉祖先和神灵的,所以绝不允许谁先尝。人们传统的做法是捏成盘子般大的,然后捏个小一圈的,再捏小一圈的,一圈一圈地变小,捏成九个,晾凉后叠起来,像个宝塔的形状,做成两个这样的“宝塔”来拜神。

之后的蒸熟的糯米饭就可以尝鲜了,其实最好吃的是这时的糯米团,口感软糯,人们都喜欢捏出一小团蘸蜂蜜或白糖吃。

这些糍粑大部分是用白糯米做的,有些人家则用在山中稻田种植的紫糯米做,据说紫糯米营养成份更高,口感更好,但是因为产量过低,人们无法大规模种植,所以许多人家只能做少量紫糯米糍粑,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亲朋好友。

糍粑做好后,在桌上晾干,冷却后变硬,便可放入清水中浸泡保存。可以保存好几个月呢,在过去食物匮乏的年代,人们到春耕时还可以带去田边地头充饥。

这些白糍粑吃的时候可咸可甜。喜欢咸的,放入油锅小火慢慢煎,边煎边用锅铲压压扁,直到整个变软,两面金黄,放入炒好的酱油蒜白香菜等调味,咸香可口;也可煎好后洒上白糖,香香甜甜;还可放在火上慢慢烤,烤到最后会鼓成一个大面包状,外脆里粘,即使不放什么,都非常好吃。

过年的时候,壮乡的人们都喜欢把这些糍粑作为礼物赠送给亲朋好友,而亲朋好友也会把自家做的糍粑作为礼物回赠给对方,特别有意思!外地朋友,如果你来了,热情的壮乡人民也会赠送给你好吃的“粑舂”哦!欢迎你到壮乡来!

?大家都爱看

?







































长春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终于治好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xiangzia.com/qxzyy/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