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老促会赴鄂赣两省7县考察农业产业的情况与思考

从春暖花开的4月上旬到硕果满枝的5月下旬,我有幸先后参与了湖北黄冈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组织的在鄂赣7县的农业产业调查及调查报告的起草工作。

这次横跨两省7县的农业产业化调研活动,是在革命老区湖北省黄冈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黄冈全面开始乡村振兴的关键时刻进行的。主要目的是为黄冈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

这次调研虽然是“走马观花”,但所调研的两省7县的21处农业产业典型,都是各地农业产业最为闪光的“亮点”,其模式、机制和经验作法,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代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及趋势。人们从中欣喜地看到了农业振兴、乡村振兴的光明前景和美好希望!

这次调研的江西黎川、南丰、广昌3县和黄冈黄梅、蕲春、英山、红安4县,都是革命老区,其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农业结构都比较接近,在整个黄冈老区所辖县市区当中,有较强的代表性。

这次调研虽然是“走马观花”,但大家看到了鄂赣两省7县最美丽最鲜艳的农业产业之花,参加调研的老同志深感不虚此行。

那么,调研组在这些地方究竟看到了什么?这些地方的经验作法对产业巩固脱贫成果、给力乡村振兴,究竟有哪些启示和教益?

1大放光彩的江西3县农业产业明珠

到江西黎川、南丰、广昌究竟能看到农业产业的什么?能学到什么样的经验?这是黄冈市老促会调研组的老同志自踏上考察路途时就一直思考的问题。

4月8日下午到达江西省会南昌后,江西省老促会在家的主要领导杨勇和周日扬详细介绍了江西产业脱贫的情况。

第二天早饭后,大家冒着倾盆大雨驱车向调研的首站黎川县进发。

(1)黎川与全国著名文明城市福建三明市接壤,版图面积多平方公里,23万人口,是江西的老区和贫困县之一。黎川在扶贫和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固然令人鼓舞,但更令人钦佩的是他们未雨绸缪、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黎川县委、县政府两年多以前,在扶贫攻坚的同时,就考虑到脱贫以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振兴乡村的大计,他们从那时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香榧产业。

短短两年多时间,香榧树在黎川就铺天盖地,发展到近3万亩。香榧树成林挂果需要7年,并非“上午栽树下午乘凉”式的快餐经济,而是个长线产业,急功近利肯定不行。

香榧产业虽然是长线产业,需要耐心地守候,但一旦成林挂果,满山遍野的香榧就是真正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香榧果属于健康养生尖果一类,不仅在国内的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非常抢手,而且俏销海外,其衍生品天然香榧酒、生态香榧美容化妆系列产品,更是如待字“深闺的娇娘”,“求亲问嫁”者络绎不绝。目前与茅台酒业集团合作用天然香榧果酿造的香榧酒,每瓶内部价元,市场一酒难求。

黎川成为全国最大的香榧基地。被誉为“中国第一香榧县”。黎川人的可贵之处,不仅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其厉害之处还在于他们虽然把香榧树牢牢地栽在了黎川老百姓的心里,拿在了黎川人的手上,而并没有把香榧套在自己的脖子上。他们引进的市场主体是实力非常雄厚的浙江森冠集团,投资、生产、技术、市场全部都由作为市场主体的森冠集团负责,县、乡、村三级只管“保姆式”服务。两年多来,农民光收取的地租就不少,几百个贫困户在基地打工的收入还不包括在内,另外村集体每亩每年还有25元服务费。香榧挂果后,流转土地的农户每年每户都享有一棵香榧树的挂果收入。

香榧树未挂果之前,就给黎川脱贫解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挂果后获益更大,这使许多人惊叹羡慕不已。

香榧老而弥新,可以受益千年,民间固有“千年香榧”之说,这是有科学根据的。香榧公司的杨彧总经理介绍,要不了7年,黎川香榧产业将会给黎川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将是个每年百亿元产值的大产业。

在龙王庙山一带香榧基地,调研组的老同志就看到许多两年前栽下的香榧树已经开始挂蕾,杨总笑道:“今年有相当大面积的香榧树要开始挂果了。”

“要那么多产业干什么,抓准了,坐实了,一个香榧产业就插上了黎川乡村振兴的金翅膀!”前来实地考察的人不禁感慨万端。

当然,黎川脱贫远非仅仅得益于眼下一个才刚刚露出笑脸的香榧产业,比如还有光伏产业、中医药产业。但毫无疑问,要不了7年,香榧产业必定成为黎川长富久安的一柱“定海神针”!

(2)4月9日,是个难得的晴天。黄冈市老促会赴江西一行在江西老促会杨勇和周日扬两位领导的带领下,来到了江西南丰县。南丰气候宜人,是个山区、平原、丘陵和河泊兼具的自然条件好的县份。历史上南丰柑橘闻名遐迩,改革开放以后,南丰柑橘也很有盛名。只是全国柑橘成灾,很多柑橘产区顶不住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销声匿迹,才搞得柑橘有些“酸溜溜”的。在这种大气候下,南丰柑橘却一柱擎天,产业越做越大,而且成为南丰人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两个过亿元的双支柱产业之一。

南丰今天这个亿元产业完全是靠南丰人的耐心和韧性“坚守”下来的。

要说柑橘,它属于南丰的传统产业,这个产业据说在南丰也是历经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风雨,从老祖宗手上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有很多传统产品在没有形成大规模、成为引人注目的赚钱盈利目标之前,一枝独秀是很不腊的,一旦成为市场上万人争购的“香饽饽”时,其命运就不堪了。南丰柑橘就遭遇过这样的市场风暴的猛烈打击,许多地方顶不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好不容易培植起来的桔树挖了,橘园毁了,几代人的心血汗水一夜之间付之东流,产业归零。但南丰人却挺起胸膛顶住了,他们不仅将橘园毫发无损地守住了,保住了,而且与时俱进,坚持科技兴橘,提高柑橘品质,优化柑橘品种结构,大搞橘产品深加工。南丰柑橘不仅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有柑橘深加工出来的更多更受消费者欢迎的橘产品行销国内外市场。他们靠稳于泰山的定力,靠与时俱进的创新,靠科学技术的支撑,全守全攻,做稳做大做强了柑橘产业。一个不到30万人的小县每年从国内外市场拿回亿元的柑橘收入。

这就是真功夫,真厉害!

南丰柑橘现象发人深思。

南丰另外一个亿元人民币的水产品产业同样让人看出南丰人的精明和厉害之处。

养龟养鳖要说并不是南丰的传统产业。养鳖的发明权和老祖宗更不在南丰。在改革开放之初,荆州人就把荆沙的老龟汤和红烧鳖做到了北京城,他们开的红蕃茄酒店把荆沙味十足的老龟汤炖得几乎香遍了京城,酒店的包厢和雅座一年四季坐无虚席,成了京城特色美味的一道风景。

那个时候,养鳖养龟南丰人毫无疑问只能算是荆州人的“后学”,很多地方养龟养鳖都到荆州拜师学艺,现在鳖产业却翻了个面,荆州人养鳖还要到南丰买鳖苗。这就让人感叹市场无情。

但没有办法呀,市场不相信眼泪,因为南丰的鳖苗质量好,价格低。“师傅”的业没守住,连本都丢了,后来者却坐大成了“鳖王”。

这就是现实!

南丰最大龟鳖养殖基地一个姓熊的小伙子,自幼对养鳖情有独钟,如今养鳖养出了一片新天地,养出了一个大产业。他带动了多个龟鳖专业合作社养殖经营龟鳖,生意做到了广州、香港、台湾和日本,他在国内外的同行中享有盛誉。沿海地区的鳖市场,他跺个脚,价格就会“抖三抖"。你可别看小伙子才34岁,小小年纪的他不仅深谙龟鳖之学,为人做事也很不一般。他和他的基地帮助很多贫困户脱了贫。他本来忙得不可开交,可那天在百忙之中还挤出时间,热情地在基地现场向黄冈市老促会的同志详细介绍情况。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其中还不仅仅是个“守业”的问题,说白了还有个永不满足的“野心”在起着巨大的驱动作用。闻名国内外的南丰“鳖王"也好,闻名国内外的南丰“柑橘之都”也罢,离开了“要做行业老大”的“野心”和强烈欲望,是断然做不起这么大的产业的。

南丰人对南丰柑橘产业领先全国同行,对南丰龟鳖坐大国内外市场,于无形中掌控着行业的定价权,左右着市场局势,很是自豪,他们追求和要的就是在市场制高点上的这个效果。从站起来到强起来,从强起来到一家独大,这就是他们百折不挠发展这两大产业的心路历程和实践所创造的两个“百亿”大产业的奥秘!

(3)4月10日下午,市老促会考察组按照江西老促会安排好的路线,如期来到了当年毛泽东留下气势磅礴词篇《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的著名革命老区广昌县。

广昌产业扶贫脱困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蘑菇。

广昌版图面积和人口数量与黎川、南丰大致差不多,但农业产业却各显千秋,各有各的“绝活儿”。县委、县政府在产业扶贫脱贫上一样看得准,抓得实,具有大手笔,大气魄,大格局。为了发展蘑菇产业,县政府就拿出两个亿的人民币先建蘑菇产业园的基础设施。这个产业园区占地0多亩,就相当于一个大型孵化器,里面有蘑菇科技研发中心,蘑菇菌种培育基地和生产基地,以及蘑菇博物馆和各种蘑菇系列产品展示中心、鲜蘑收购销售配送中心,形成了一条非常完整的产业链。政府投资两亿元将这个产业园做起来后,交给了一个拥有雄厚资金实力和科技实力的市场主体经营。并签约5年后从市场主体那里拿回两个亿人民币的投资成本;县乡村三级专门负责搞服务,按照合同约定,确保了贫困户有收益,村集体有服务回报,市场主体当然也有盈利。虽然三方都有利,但目前受益最大的还是农民,他们既得地租钱,还得种蘑菇的收入,不种蘑菇的到产业园上班则得工资报酬。一个蘑菇产业帮助广昌很多贫困人口脱贫致了富。

更为喜人的是,蘑菇产业的兴起还带动和融合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山里的长乡上凡村,总面积13平方公里,15个村民小组,户,人,过去是个穷地方。近几年在广昌县蘑菇产业园区的有力带动下,大力发展以蘑菇为主的种植业,形成了蘑菇生产“一村一工厂、一户一车间”的产业格局。农民再也不去追求出外打工的那点收入,全村80%的劳动力在家乡创业。近几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城里买了房子,他们白天在自己的农村车间上班,晚上到城里住宿,享受城里人的生活,孩子在城里上学,接受城里孩子一样的素质教育。

以蘑菇为主,白莲、黄花梨等生态产业使上凡村锦上添花。村里的绿水青山,盈池白莲,飘香花果,清新空气,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城里络绎不绝的游人前来光观休闲。

在村委会的统一规划下,老百姓将小楼房改造成青砖青瓦马头墙的徽派民宿建筑,还建起古色古香、农家味十足的好吃一条街,以及高山彩色滑道,沿河风景长廊等,使乡村旅游产业不断提档升级。阳光游,雨中游,秋日游,雪地游,一年四季游客不断。上凡人靠清新空气、青山绿水、美丽乡村、农家美食、特色民宿、乡村特产(各种原生态产品),使乡村旅游业不断做大做强,全村农业产业和旅游收入迅速上升,老百姓安居乐业。

一位毕生从事“三农”工作的老领导看了上凡村,感慨不已,说:“上凡村的今天就是我们农村农民中国梦的一个美丽缩影!”

2鼓舞人心的黄冈4县农业产业经典

黄冈市老促会调研组回到黄冈后,召开专门会议,对在江西黎川、南丰、广昌调研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消化”。为了使调研报告更丰富和更有说服力,“参谋”参到点子上,赴江西调研人马于4月17日开始深入本市黄梅、蕲春、英山、红安4县,紧紧围绕农业产业主题,就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存存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展开调研。4县对这次调研极为重视,调研组在深入有关乡镇村和市场主体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召开了5次由县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不仅听取面上和点上的产业情况介绍,而且就一些主要问题,展开互动和进行深入研讨。从整个情况来看,4县提供调研的典型非常突出,非常经典,与在江西3县调研的典型相比,各有特色,互有千秋。黄冈4县的典型和江西3县的农业产业“明珠”一样,使人眼界大开,深受鼓舞,看到农业的美好前景。

1、柳林乡位于黄梅北部山区,与安徽宿松接壤,集老区、山区、库区于一体,既是有名的老苏区,又是出了名的老穷区。

经过近几年的扶贫和脱贫攻坚,这里的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引进湖北瑞坤旅游开发公司以后,这里面貌更是为之一新。前几年,瑞坤公司来到柳林龙池谷地,流转多亩田地打造玫瑰产业园,并利用谷地周边高山耸峙、峽谷奇险的自然条件,开发龙池峡谷漂流和龙池河水上运动项目,几年间共投入1.4亿元人民币,建成了玫瑰谷,开发生产原生态玫瑰药用产品和原生态系列美容化妆产品;并融合了玫瑰和旅游两大产业。现在,融合的优势和效益日益凸现。玫瑰谷不仅生产玫瑰产品,还吸引来了大批观光客,促进了旅游产业,每年来玫瑰谷看玫瑰花和来峡谷漂流及到龙池河搞水上等户外运动的的游客达到12万人。公司玫瑰产业和旅游产业收入不断上升,周边农村仅为旅游服务的农家乐就发展到了50多家,农家收入大幅度增长,两大产业还带动龙池河谷所在地的老铺村集体增收多万元。公司帮扶了大量农户脱贫致富。农民每年仅从公司得到的打工收入和地租收入几百万元。

玫瑰产业的兴起,以老铺村为中心,昔日野鸡不下蛋的穷山恶水龙池谷地崛起了一座繁华的现代宜居宜商宜业小镇,不少外出打工的柳林人重新回来兴家创业。

好一朵鲜艳芬芳的玫瑰花,一花“三鸟”,亩玫瑰产业园催生了玫瑰实体、观光旅游、餐饮和民宿服务三大产业。

黄梅柳林的红玫瑰与广昌上凡的香蘑菇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都令人惊喜莫名!

在黄梅还有更令人惊喜的地方。

一列开进黄梅粮仓大河的“时代列车”掀开了大河农业史上崭新的一页,颠覆了传统农业,使人看到了现代农业的新气象!

4月17日中午,停靠在大河镇永安水库脚下的大河万亩大畈中间的一辆在阳光下闪着绿色光焰的列车,引起了黄冈市老促会调研人员的







































治疗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那个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xiangx.com/qxzyy/5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