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山间野果不简单药用价值高,还被鲁迅夸
作者 吕青禹 编辑 素素 排版校对 致淳 鲁迅笔下的覆盆子,江浙地带的人们大概都是熟知的。 三四月时乡野山间的交错灌木丛里零星点缀着些冷澹的白花。然后静静等上几个月的微风和雨露,再上山头时,藤叶繁衍,蓬蓬累累,红艳的珍珠般大的果子悬吊在枝丫间。 赶路的人走过随手摘上一颗,它的美味就被镌刻进记忆里了。正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的那样,“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别搞错了,此覆盆子,非彼覆盆子 我们口中的覆盆子大多时候只是一个统称。实际上蔷薇科悬钩子的品种繁多,覆盆子只是其中一种,山莓、蓬虆、空心泡等亦属此类。 古人在考证时也颇费心力,有从口感上进行区别,“蓬赤熟,擎蒂中实而味酸,覆盆赤熟,蒂脱中虚而味甜”;有从形态上进行划分,“一种藤蔓繁衍,茎有倒刺,逐节生叶,叶大如掌……冬月苗叶不凋者,俗名割田,即本草所谓蓬也;一种蔓小于蓬,亦有钩刺,一枝五叶,叶小而面背皆青,……冬月苗凋者,俗名插田,即本草所谓复盆子。” 但因着他们的花果根叶实在过于相似,非心细之人难辨秋毫,故而畦陌山路上的鲜红山果都被冠以了覆盆子之名。而民间的称呼更是多种多样了,有称钩钩喔的、有唤阿公公的、亦有叫喵喵子的,每个名字都甜的冒泡。 覆盆子的得名 有“金玉之品”之称的覆盆子除了味美,还有其不为人知的一面——药用价值。 《本草衍义》中记载了它名字的缘来:“小便多者服用,当覆其溺器,故名”,原是因着能治多尿才有了覆盆之名,有趣极了。 而《药典》中也明确规定华东地区的掌叶覆盆子才具有法定药效,单是这点,树莓、山梅难以望其项背了。覆盆甘、酸,入肝肾经,益气温中,安和五脏,补肝明目,黑发润肌。 夜尿频多不用愁 黄元御在《玉揪药解》中记载“覆盆子补肝精血,壮阳宜子,黑发润颜,治小便短数”。食用覆盆子对中老年人的夜间尿频有很好的效果。 相传小闲翁葛洪曾因日夜替病人诊治,得了夜尿症,虽说“年四十,而阴气半也,起居衰矣”。人到中年,肝肾亏虚乃是自然规律,但葛洪迟迟找不到对症之药。 而在一次的上山采药中,他偶然发现了覆盆子,因口感酸甜生津解渴便贪吃了许多,而当夜,他的夜尿症竟有了好转,随着之后的不断尝试,终于发现了覆盆子确实具有缩尿的效果。 眼睛干涩解疲劳 古有云“诸子明目”,子仁类药物可以治疗目疾,不仅有多种直接以子类药物冠名的眼方。如青葙子丸、茺蔚子丸、决明子丸等,“子类药”入方明目更是不胜枚举。 覆盆子也不例外,其性味酸涩,能固肾缩尿,补益肝肾,肾精充沛血有所化,目得所养自能视物明亮,对于肾虚精亏所致目视不明有很好的效果。 桑椹同用增滋味 覆盆子和桑椹可算得上常用搭档了,同于春夏交接之际成熟。覆盆子微热,既无阳旺之义,而有阴衰之益;而桑椹偏寒,滋木利水,二者寒热相合,可同粳米共同熬制,煮一碗香喷喷的粳米粥,香滑甜润,滋阴养血。 漫步于山间小道时,强忍心头念,拒绝这山果的诱惑?——大可不必。不妨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让嘴巴和心田都过一把瘾吧! 特别推介:紫尘阁logo征集,需要您的踊跃参与点击蓝字一起发挥中医人特有的智慧,一经录用还有特别奖励噢→→→紫尘阁LOGO有奖征集令,等你来接棒! 喜欢此文记得右下角点在看噢↓↓ 推荐阅读 中医厨房丨想念外婆煮的那碗汤,消暑除烦回味无穷 小儿痱子恼人愁,紫尘阁一招解您忧 解密今夏醋泡姜的特别制法,赶走郁、瘀、寒、湿! 学习三衡理论 弘扬真正有价值的中医文化 让亿万家庭更健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xiangzia.com/qxzyy/7282.html
- 上一篇文章: 十二月令与花神小坐红尘百年里替花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