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烧饼征服米兰,这个新晋浙江小吃之
距离杭州高铁1.5h的山中,藏着这样一个小县城: (图片来源 Kennymao)私藏的仙都是各大热门影视剧中的常客,《楚乔传》、《花千骨》都在这里取景。清晨雾起之时,脱俗犹如仙境。 (图片来源 nemo(无名氏))诗画中搬出的古民居,一重门映着一重门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索。 (图片来源 章勋)少有人知的秘境村落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袅袅升起的炊烟带你回到记忆里的外婆家。 这里的美食似乎没有什么名堂,用的原材料也只是麻鸭、野菜、溪鱼、野猪肉等,透着一股淳朴。 (图片来源 缙云在线)但这些沾着泥土的原材料,却在当地人手中有了千种变化。一根茭白变出18种风味,独具匠心的茭白馄饨更是拿走了美食比赛金奖。 用知了做的创新菜“夏天的味道”让这里诞生了浙江第二个“亚洲厨神”。 集各种传统美食于一桌的长桌宴引得央视专程前来录制。 土生土长的烧饼更是冲出浙江,迈向全球,在加拿大、米兰都开起了分店。年10月还成功在欧盟注册了商标品牌。 这里就是缙云,深藏于浙江山中,长久寂寂无闻,却凭着小小一个烧饼奇迹般地在世界美食版图里有了姓名。 8月21日,缙云更是正式通过验收,成为了新晋“浙江小吃之乡”。 借此机会,跟小飞君一起去了解一下好吃的小县城吧。 传承年的特色小吃 只凭缙云烧饼四个字就值得专程去一趟 在缙云,烧饼是当仁不让的街头美食霸主,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面,一个冒着热气的老烧桶和一位满手伤痕的老师傅,做出让人念念不忘的美味。 虽然缙云烧饼店铺已经开到了大江南北,但最原汁原味的缙云风味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吃到的。 从面到馅都有大讲究 缙云烧饼看起来普通,但每一道食材,乃至每一道工序都很讲究,炉温、揉面、摘面、食材配比……每一个细小的因素都会极大影响最后的味道。 ?饼皮只能用老面 烧饼皮只能用老面来做,且必须得是发酵10个小时以上的老面,烧饼皮的劲道和口感,全都得靠它。 ?猪肉要选夹心肉 猪肉不是简简单单的肥瘦相间就可以,必须得是精选的夹心肉,肥瘦比例得到控制,才能让口感恰到好处。 ?梅干菜是灵魂 在缙云每个做烧饼的老师傅都坚信,梅干菜不好吃这个饼绝不会好吃。使用前梅干菜还要经过反复晒干与水煮,只有这样才能把香发挥到淋漓尽致。 ?葱要最后蘸 葱要在最后蘸一点,不能直接跟馅料拌在一起,否则会沾上馅料的调味,像腌过一样,吃不出应有的新鲜。 ?入炉前要刷糖 入炉前一定要在表皮刷一层麦芽糖,这样才能烤出来油亮,吃起来甜香。 ?一次烤33张烧饼 对于老师傅来说,炉子里放几块炭,控制在多少火候,都随意不得。 最正宗的烤法即一炉一次烤33张烧饼,多一张不行,少一张不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受热均匀。 小馄饨是烧饼的官配 烧饼+小馄饨是缙云人约定俗成的烧饼套餐,因此缙云的烧饼铺都会兼营小馄饨。 缙云馄饨的皮,不是现在通用的精白面粉,而是用当地土产的含少量麦麸的面粉擀制,厚薄适中,包入剁碎的瘦猪肉,淡黄里透出粉红,极为诱人。 (图片来源 蔡今心)在碗底要备好熟猪油、酱油、葱花。用滚汤把猪油冲开,浮到表面的油花闪着光亮,极香的油脂味让人喝上一碗满足一天。 最正宗的缙云馄饨更是会在上桌之前撒一把炸馄饨皮,舀一勺连汤带皮送进嘴里,炸馄饨皮带着油香和微微的酥脆,更有味道。 缙云还有专门的炸馄饨遇上了可以尝一尝。 起酥饼是烧饼的孪生兄弟 (图片来源 蔡今心)在起源传说中,起酥饼是吃不完的烧饼留在炉中烘烤而成的。 与缙云烧饼相同,起酥饼的馅料也是梅干菜肉,因为水分全部被烤干,馅中肉油也同时被完全烤出,起酥饼是与烧饼不同的油润酥脆,咬一口能感觉一层层饼皮被牙齿切断,饼皮上附着的一层芝麻让它更加香甜。 缙云烧饼界的传奇人物 如果你问缙云人哪里的烧饼好吃,他一定会说是自己家附近某条巷子里的苍蝇小店,但如果你没有当地朋友带路,可以去找这两位师傅,他们是缙云出了名的烧饼大师。 ?烧饼掌门开班授课,让烧饼走出国门 赵一均是缙云名气响当当的烧饼师傅。原先在县城仙都宾馆旁支个小摊做了15年生意,几张破破烂烂的条凳经常座无虚席,多的时候每天能卖千把个烧饼。 后来赵师傅在缙云县新城开了一家缙云烧饼示范店,在保证缙云烧饼美味的同时,把店面环境进行升级,希望能把缙云烧饼变成下一个沙县。 年,缙云县为了保护和挖掘这一传统美食,以职业教育的方式开办了烧饼培训班,并聘请赵一均担任培训师。 截至目前,赵一均授课学生近万人,甚至俄罗斯友人、台胞、法国华侨都来拜师学艺。 年,3名慕名来拜师学艺的米兰商人,将赵一均的配方带到了意大利米兰,并开设了分店。 不久之后,赵一均更是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参加“意大利-中国文化艺术节”,为米兰人展示缙云烧饼的制作过程,还以巡演的方式辗转多地展示。 缙云烧饼就这样在米兰扎了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xiangzia.com/zyqxz/3758.html
- 上一篇文章: 学习中药知识之青葙子清热药
- 下一篇文章: 思考和建议篇修复路翰林山庄的思考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