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选刊第163期包含吕堤村采风
洺州诗社广府镇吕堤村采风小记 年11月11日上午9时,永年区诗词楹联协会、永年区民俗文化研究会与邯郸散文城代表乔民英,常忠魁以及永年农工委、永年电视台等一行三十多人到广府吕堤村采风。先到村委会院内集中,由支书魏壮良向各位介绍了吕堤村概况,吕堤村有户,约口人,耕地亩。位于广府古城西北,因明代姓吕一户最早在此村入户,故名吕堤。后来其他姓陆续到该村入户,以姓魏居多。村民以种植蔬菜为业,四时有鲜菜供应,大蒜是主要品种之一。我村东跨大堤,东部一部分湿地围湖筑岛,已成为广府景区一部分。南与西大堤相连,西与北张庄相接,村西有牛尾河穿过。北与三合村、前当头相望。村北有明代广惠桥石碑。全村交通方便,道路全部硬化,民风纯朴。随后赵毓志社长简单说了此次采风的目的、要求和意义。接着所有参加此次活动人员在村委会门前合影留念。 接着由支部书记魏壮良带领,先向村北走去,看了广惠桥石碑,并讲解了古碑的来龙去脉。此碑身原在桥西一个机井房内,埋在地下有2米,在村老人引领下刨出来,碑座在村委会一个角落也找到,这样把碑身放到碑座上,使其二者合二为一。碑文已残缺不全,幸有农工委刘森林主任,识字断文。在此表示感谢。接着刘森林主任讲了此碑的修立过程。此碑从明代到如今共立了四次,清代修了两次。因明代卢老三也修过此桥,故此桥也叫卢家桥。此桥应与明代西八闸同为广府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可惜此桥今已不存,唯有此碑重见天日,神采奕奕。 随后大家看了大蒜,芹菜,弓棚等, 从村后沿大堤东北行,又曲拐到广府西环线,看了围湖,大岛,又看了火炬树,叶叶正红,确为美景。最后大家到村东边两个大湖看橡皮艇捞鱼。此时阳关照在碧水上,橡皮艇上两个青年农民,一个摇桨,一个抽网捕鱼。一会儿,一条大白鲢鱼被小伙用手捉住,然后在船上向大家展示。此时最美,我抓紧拍了照片留存。工夫不大,总共捕了三条大鱼。然后上岸,诗友董清军也双手捉住一条大鱼,面带微笑向大家,似是有了收获。支书又命令两位年轻人到南湖捕虾。年轻人把橡皮艇弄到岸边,上艇而下,随着桨的划水,小艇灵活运动。随着小网的拽起,鱼、虾等皆放入桶中。一会儿,艇靠岸,大家争上前,看看结果。支书分别向大家介绍这是虎头白鲢、那是撅嘴白鲢,另一是花纹白鲢。还有小黄条,鲫鱼等。有一个虾个子挺大,赵社长抓住拍照。 接着,大家看了石碾、石磙、石磨等农具,随后沿街到村西支书家开会,回报这次采风情况。大会吸收了魏壮良为新成员,成立了永年散文沙龙,并在邯郸市散文专家指导下多创作品,多出精品。邯郸专家精彩发言令人振奋,“小说是我写,散文是写我”的论断很精辟。另外,书法家展示了自己的书法作品,诗人朗诵了自己写的诗词。通过此次采风,大家开阔了眼界,感受了渔村风情,品尝美味鱼汤,收效很大,必将创出很多作品。我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深感笔力不足难以写全,此为小记。(文/明山才子) 一、明山才子诗赋四篇 1、赠支书魏壮良藏头诗一首 魏门多俊杰,壮士亦躬身。良德为黎庶,好人能创新。 二、欣闻洺州诗社广府吕堤村今日采风得句序以前我曾在广府镇工作过五年,对吕堤村比较熟悉,支部在书记魏付科领导下,班子团结,各项工作先进,如今又选出新支部,又是美丽乡村,洺州诗社要去该村来风,思前想后,灵感偶来,写古风一首,不对之处大家可拍砖。广府吕堤村,城西似美人。枫红路旁见,絮白水中寻。街道整齐美,楼房干净新。四时蔬菜香,大蒜绿芽长。弓棚盈满眼,老农里边忙。萝卜根呈白,芹菜叶透黄。初冬客争去,一睹好风光。广惠桥惊世,千年村北芳。摄影填新景,诗文必有彰。思吾曾熟悉,今去不寻常。长夜难眠日,兴来写几行。勿忘老支部,多年奋领航。付科与老壮,帶头势昂扬。村中风气正,建设好家乡。黎庶能致富,竭力奔小康。今朝如此美,又选新班强。愿借谪仙笔,骚人续凤章。 三、吕堤采风即兴(新韵)今观大不同,诗意瞬间生。碑古书丹在,鱼新捞网成。日升添暖意,芹绿醉诸翁。最喜领头雁,入群滋社荣。 注:领头雁指吕堤村支书魏壮良。 入群指加入永年区诗词楹联微群。 四、吕堤赋洺州诗社广府吕堤采风兮,乡村美丽而铭心。居城西北而味美兮,水乡特色而醉人。格桑花美而富裕兮,因临堤岸以扬名。广惠桥明代建而古碑留兮,刘主任断文而意明。众人详察而抚摸兮,感碑座碑身合一而融情。蔬菜香白鲢肥以开眼界兮,支书引领而走全程。火炬红而芹菜绿兮,观橡皮艇美影之浮动。看青年农民捕鱼与网虾兮,圆北国水乡渔村之美梦。看街道笔直房屋古色古香兮,知民风纯朴且勤劳。睹数丈高五A信号塔新建兮,晓未来发展之韵高。经济繁荣文明进步兮,听群众之心声。散文沙龙与诗社并轨兮,永年文化渐强而集群英。品美酒尝鱼汤而互相交流兮,同行切磋学习而文艺上高峰。书记入社而兴奋兮,文苑生辉而留名。美矣,丽矣!吕堤文明弘扬。翼佐广府古城兮,璀璨明珠惊四方。感孟冬吕堤之采风兮,诗文美辉映日月之光。接千载而难忘兮,敬司空曙与申涵光。思杨武双星以兴太极兮,牛尾河美而赋雄章。古韵美而新村丽兮,人人乐居而辉煌。愿群公来而赐墨宝兮,作品录而永世流芳!注:碑身在二米以下刚挖到,碑座在村委办公处墙角。二者合一已竖起。 二、洺州诗社社长清园诗两首 1、访吕堤村享鱼宴, 秋高赴约趁鱼肥,广府城西访布衣。 柴煮一锅捞苇荡,鲢分三品扣心菲。 催将太白歌行付,莫把浩然情趣违。 厚味原生连海岳,还存多少信回归?2、广府吕堤村有约(新韵) 风情约我拓碑文,火炬树红夹小村。 百载虹桥铭古路,千章洼淀系新根。 开席话多野塘乐,入眼秋从广府春。 兴奋支书频指点,兰皋惊醒钓鱼人。 三、才子刘森林 断注:重修广郡广惠桥碑记盖闻兴民利者,莫要于除水患;而水患之除,莫要于修桥梁。郡城西北隅,有广惠桥一座。此地系上临洺孔道[1],车马行旅,络绎不绝。所谓津梁之要害者,此也。按广平旧志,西堤外并无河,又安有广惠桥。兹所云广惠桥者,创始于前明嘉靖辛卯岁。当是时,孟县李公腾霄[2],代高公[3]来守是郡。公余暇劝农于南阎村等庄,行见荷开万柄,稻引千畦,其风味不减乎江南。欣然曰:此乃高公之德,泽及于万民也。第[4]美则美矣,然值六、七月间,大雨时行,百川腾涌,洪波巨浪,势若滔天,有地引水,而无宣泄之处,日久必为民患。是名利民[5],而实以病民也。李公因偕永邑诸君子,如杜公縻[6]、姚公三让[7]辈,商酌筹划,濬牛尾河一道。自口口口口口[8]起,经鸡泽等县入宁晋,别使水有归宿,则水患除。因病民涉[9],而桥梁建口口口口泄水建桥,俾民被无限之泽者,皆二公口[10],口口口口口口[11]岁,卢公大中[12]重修之。本朝乾隆丁未,卢福成又重修之,迄今五十余口[13]。口口口口[14],往来行人,望而怯步。若非急为修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有倾覆之患,亦恐洺河涨发,倒喷牛尾,下流壅塞,水波汜[15]滥,其有妨于口口口不少也。里人孙复明等,倡捐制钱若干,口口口[16],口口口[17]士,踊跃乐输。不数日,共得京钱陆百余千文,因而选材构料,择日兴工。是役也,托始于本年三月十六日,落成于四月二口口[18]。口[19]成,诸善士咸来问记于余,余敢以不文辞乎?且夫世之赋桥梁者,动云,乌鹊填河,彩虹夹水,一切芜词滥句,余弗取也。惟溯桥之创修于何时?工成于何岁?坐落于何方?经流于何水?条分缕晰,令读者一目了然。如是焉而已。书此,聊以当左券[20],可乎?是为记。例授文林郎[21]壬午科举人己丑科会试棟选知县[22]王文菶撰邑庠增广生[23]祁廷璐书丹大清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七月穀旦[24]董事人祁廷璐王文菶孙复明杜一柱李长馨邱聪史廷棟魏国棟魏国安韩亮刘涣魏国兰邱珍邱凤邱璋段永成周宪文魏存义邱何英杜登程张太来王棟魏太来李步瀛公立桥工石匠王福贵贡大潼注:[1]孔道:即通道。[2]李腾霄,字子翀,河南孟县人,进士出身,嘉靖十年(公元年)任广平府知府。[3]高汝行,山西太原人,进士出身,嘉靖八年(公元年)任广平府知府。因凿渠修堰导滏水,成稻田若干顷,岁获大利,民德之,建生祠于通渠之侧。[4]第:转折词,相当于但。[5]利民,指惠民闸,后易名利民闸,西八闸之一,在南沿村村北。明成化十二年(公元年),知府李进在滏阳河利用元人旧迹建造惠民闸。明嘉靖八年(公元年)重建。八闸中此闸修建年代最早。[6]杜縻,秉彝子,南护驾村人,万历八年进士,曾任山东武德道副使。[7]姚三让,永年尚古村人,万历二年进士,曾任山东道监察御史,按陕西,入掌河南道,因争立太子被罢官。泰昌中追赠光禄寺少卿。[8]缺字可推为地名,如城西南沿村。[9]因病民涉:老百姓苦于涉水。[10]缺字可推断为“也”字。[11]缺字可推为时间,如前明万历已丑。[12]卢大中,永年刘营人,万历十一年癸未科进士,官至南京工部侍郎,终以本部尚书致仕。卒年八十一,加太子太保。[13]缺字可推为“载”、“岁”。[14]缺字可推为“桥塌梁毁”。[15]氾:这里当“泛”字讲。[16]缺字可推为捐资的范围或者捐资者的分类,如“永邑内”、“诸商号”等。[17]缺字可推为社会上的捐资行业,如“农工商”。[18]缺字可推为数字。如“十一”、“十五”等[19]缺字可推为落、建、桥等。[20]左券:古代称契约为券,用竹做成,分左右两片,左片叫左券,是索取偿还的凭证。后来说有把握的叫持左券。[21]文林郎:不是职官,而是散官,清朝时为正七品文官所授的散官名。散官用来定级别,就好比现在说“行政级别”一样。[22]所谓栋选,凡举人参加全国会试不中者,可铨补知县。[23]增广生:明初定制,府、州、县学生员名额有定数,后增加人数,称增广生。[24]谷旦:吉日的代称。 四、胡凤鸣老师(双调凭阑人*吕家堤) 漫步城西看吕堤,堤侧卢桥霞彩霓。 丹青墨画余,采风诗社需。曾忆当年在此堤,轻手摇舟悄钓鱼。 文明铺靓衣,乡村美丽吁。 五、才子李下蹊诗词两首 1、初冬同社君子客广府吕堤村 波浮广平郡,塘绕吕堤村。红叶桥头路,黄花柿下门。殷勤烹草鲤,丰足具鸡豚。小院人声沸,寒风竟似温。2、西江月·观渔风舞苇塘芦雪,舟收渔父丝绵。轻抄噘嘴白花鲢,搅得波花四溅。出水舟人气屏,入盆游客山喧。抬头不觉午时天,食指动弹谁见。 六、才子虚灵空妙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xiangzia.com/zyqxz/4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闻一多的诗
- 下一篇文章: 中药药性大全,一位老中医到死才整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