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清热中药青葙子
青葙子 肝脏热毒 暴发赤障 青盲可服 青葙子,中药名,苋科植物青葙干燥的成熟种子。7~9月种子成熟,割取地上部分或摘取果穗晒干,搓出种子,过筛或簸净果壳等杂质即可。青葙子的化学成分包括脂肪油、硝酸钾、烟酸等。其中,脂肪油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具有祛风热,清肝火的功效。治目赤肿痛,障翳,高血压,鼻衄,皮肤风热瘙痒,疥癞。 名称:青葙子 拼音:QINGXIANGZI 别名:草决明、牛尾花子、狗尾巴子 药用部位:成熟种子 产地:我国中部及南部均产 性味归经:微寒;苦;归肝经 炮制方法: 7~9月种子成熟,割取地上部分或摘取果穗晒干,搓出种子,过筛或簸净果壳等杂质即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汁灌鼻。 功能主治:清泻,明目,退翳。用于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 注意事项:肝虚目疾不宜单用,瞳孔散大、青光眼患者禁服。 药材性状本品呈扁圆形,少数呈圆肾形,直径1~1.5mm。表面黑色或红黑色,光亮,中间微隆起,侧边微凹处有种脐。种皮薄而脆。无臭,无味。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青葙子治眼,与决明子、苋实同功,《本经》虽不言治眼,而云一名草决明,主唇口青,则其明目之功可知矣。目者肝之窍,唇口青者,足厥阴经之证,古方除热亦多用之,青葙子之为厥阴药,又可知矣,况用之治目,往往有验,尤可徵。 2.《本经逢原》:青葙子,治风热目疾,与决明子功同。其治风瘙身痒,皮肤中热,以能散厥阴经中血脉之风热也。 3.《本草正义》:青葙,即鸡冠花之同类。其子苦寒滑利,善涤郁热,故目科风热肝火诸症统以治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xiangzia.com/qxzjj/11820.html
- 上一篇文章: 想念不如相见一名青理学子的返程纪实M
- 下一篇文章: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