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折柳,放风筝,吃青团,我来介绍清明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www.bdfyy999.com/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了。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唯一的一个节气和节日在一天的节日。清明节是祭祀祖宗,祭扫逝去的亲人,寄托哀思的节日。同时,清明节也是踏赏春的节日,四月初春,万物生发,草木发芽,花朵开放。人们都会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三三两两的结伴出门。 清明节其实,清明节一开始并不是充满哀伤的节日,相反是个快乐的日子。在清明节,人们可以呼朋引伴地出门春游,折柳,放风筝,荡秋千,自由自在地玩耍。只是后来清明和寒食合并,清明才用来祭扫的。 那么专门用来祭扫的节日是什么呢?就是清明之前的寒食节。寒食节在清明前的一二日。关于寒食节的来历,有一个非常悲惨的故事,相信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说的是春秋时期,公子重耳被骊姬陷害,不得已离开王宫,四处漂泊。 经过长途跋涉,他们的粮食都吃完了,重耳又累又饿,眼看就支持不住了。随行的介子推就从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跟重耳熬汤喝了。重耳喝了之后精神很快就恢复了。当晋文公看到介子推那被鲜血染红的裤管,一问才知道是这么回事,对介子推感激不尽。对他说说:“如果我有朝一日能回到晋国重建霸业,一定封你做高官。” 介子推和母亲的雕像重耳在外流亡了十九年,终于回国复位,史称晋文公。可是他却忘记了介子推的功劳,谁都封赏了,唯独没有封赏介子推。之后有人为介子推鸣不平,重耳对自己的忘恩负义感到后悔。此时,介子推为了躲避封赏,和母亲一起到绵山隐居。晋文公几次派人到绵山请介子推出山辅佐自己,许以高官厚禄,介子推都推辞不受。 晋文公只得亲自去请,介子推依然不愿意。为了防止晋文公找到他,介子推干脆带着母亲藏到了山林里。晋文公命人放火烧山,以为这样介子推就不能不出来了。谁想到介子推和母亲一起靠在了一棵大树旁,直到被活活烧死都没有出来。 绵山晋文公得知介子推的死讯之后后悔不已,为了纪念他,晋文公下令,每到介子推死的那天,家家户户都不许生火做饭,一律吃冷食。“寒食节”,就是这么来的。为什么介子推宁愿被烧死都不愿意出山呢?主流的说法是:“介子推不为名利所动,他觉得如果他接受了高官厚禄,就显得他当初割肉救晋文公是为了将来的荣华富贵。此举就是向晋文公表明自己当初救他不是图回报的。” 寒食节一开始,寒食节吃冷食的时间长的有天,短的也有一个月。后来皇帝觉得老是吃冷食老百姓的肠胃受不了,所以就缩短为三天了。 寒食过后,就是清明,清明节最早起源于古人春天祭祀的礼节。清明节有很多习俗,一是踏青。清明节正值四月,草长莺飞四月天,四月的景色是最美的。柳树长出了青青的嫩芽,花朵竞相开放,红的,粉的,黄的,白的,一团团,一片片,好像晕染的水粉画一样,清新淡雅。这样的美景,非常适合跟三两知己一起到郊外游玩。 踏青二是折柳,柳树生命力旺盛,折一枝插在土里就能生根发芽。有句话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就是这个道理。到了清明节,人们都会互相折柳馈赠,寄托新的一年最美好的祝福。中国文人喜欢把植物赋予人格化的特征。‘柳’谐音‘留’,折柳枝寓意着对朋友或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在古代,柳树一直跟离愁别绪密不可分。杨柳岸,晓风残月。此日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都是离别的名句。 柳枝第三是放风筝,风筝在古代叫作纸鸢,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玩具之一。等风筝飞上天之后,人们还会把线剪断,让风筝随风飞走。预示着把烦恼,灾祸全部抛到天边,新的一年能够平安吉祥。 放风筝清明节要吃一种传统美食——青团。青团是将艾草打成汁,和到糯米面里,包上馅儿,团成圆圆的团子,在上锅蒸熟的点心。蒸好的青团,色泽青翠,油亮,就像一颗颗翡翠。闻起来有股芬芳的草香,吃起来口感软糯,甜而不腻,非常适口。现在的青团可以用蔬菜汁或抹茶粉做皮。馅料也是多种多样,有豆沙,芝麻,肉松等等。南方还有用豆腐,腌肉,咸菜做馅儿的咸口青团。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寄托了对亲人的哀思,也表达了对美好的春天的向往。传统节日需要大家去继承,去发扬。清明节快到了,您是不是也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踏踏青,欣赏一下春天的美景呢。 青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xiangzia.com/qxzyy/14438.html
- 上一篇文章: 坟边长竹须迁坟,坟前两物成贵人,是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